“智慧监理”实践方向
——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智慧监理”的发展历程
公司作为省内较早开展监理和项目管理相关咨询服务的单位,公司领导一直将监理、项管工作标准化、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落实。2010年至2015年公司先后购买与委托开发了“项目管理大师”和“监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两套系统并在公司内推广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
2018年底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建市〔2017〕145号)等文件精神,创新工程监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工程监理技术、管理、组织和流程,于12月委托广东世纪信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监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迁移至基于“监理通-监理企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V8.0”定制开发的“山东监理智慧监理信息系统”并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系统无缝切换上线运行。
2019年8月,为配合公司承接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三方辅助巡查业务定制开发的“山东监理辅助巡查信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经过2019年至2020年数轮巡查工作的使用,该平台得到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领导和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9年10月,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对项目部管控服务,解决传统管理手段无法及时、全面监管的弊端,结合公司服务项目点多、面广、跨地域的特点,公司成立了调控中心,通过在项目一线安装“固定+移动”视频调控设备,与公司调控中心实时连线,采取专家、总监每日轮流值守,对项目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实施操作在线调控,对施工质量等疑难问题在线解答,通过有效监督、指导施工现场,降低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自 2020年起,公司进一步开启“智慧监理”的探索。开始引入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公司的工程监理和公司运营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先后引入
“智慧云”、“BIM云”、“培训云”三个工程管理平台系统对公司所有在监工程进行管理。
二、“智慧监理”的技术措施
1、无人机应用
我司基于各类项目应用情况开展“空地协同,高效协作” ,使用无人机对各项目进行高效率空地协同工作;我司现配备无人机8架,无人机操控员5人,无人机型号涵盖大疆御3 Pro、御3E等专业级航拍设备;
针对建筑工程监理业务缺乏施工进度有效监测、施工过程安全隐患众多、传统工程进度报告形式不直观、不准确、不真实等痛点,通过无人机技术协作对大体量、高难度、复杂节点多、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日常巡检、高精度验收等工作,从而快速生成施工区域二维、三维模型,直观展示施工进度,以高空视角对人员进行安全巡视,对重点区域及机械进行安全巡检从而全面掌握工程进展;
2、智慧安全帽技术应用
智慧安全帽是一种集成了先进科技的可穿戴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技术、感知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了多种功能,如语音操控、实时视频、拍照、录像、录音、实时对讲、定位、安全防护预警和视频行为分析等。
监理人员佩戴智慧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开启安全帽摄像头,开始录制现场情况。然后进行质量和安全的巡视监督,在巡视过程中,监理人员可以利用智慧安全帽的摄像头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监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智慧安全帽通常会配备实时传输功能,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监理人员将视频实时传输到公司后台监控中心,同时也可以与公司专家进行实时现场视频连线,公司的专家会在线进行视频数据分析,根据情况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决策处理,获取专业意见和指导。
这种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确保了施工过程的质量及安全。
3、公司监控大屏调度管理
在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设有智慧监控大屏,由专家每天坐班,对项目质量、安全进行重点调度,为项目排忧解难,疏通困局,推行“精前端,强后台”的咨询管理新模式;
项目部每月末,统计上报下月危险源清单及控制计划,质量控制点及控制计划;
值班专家每日填写值班日志,签发整改单,责令项目监理部限期整改,后续值班专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真正做到问题闭环管理。
4、监理业务板块“山东监理智慧监理信息系统—-监理通”应用
山东省智慧监理信息系统,简称“监理通”,是基于云计算的OA办公、工程项目管理和移动办公的工程监理信息化、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
“监理通”主要模块功能有:个人事务、经营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文档管理和系统管理。
现场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办公审批流程,查看公司发布的公告新闻、制度及规范文档。实现项目部与总部间的信息上传下达,同时支持监理过程资料的在线编辑、一键汇总和归档等。
在平台推广过程中,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明确职责,奖惩结合”的原则。
① 公司层面进行系统推广,功能逐步拓展。对不同岗位设定不同考核制度,根据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②公司指定信息化小组成员,内部加大系统应用的培训力度;
③所有菜单明确主要对口部门,以及明确分工职责。
④通过监督检查专岗的设置,更好地督促了资料上传的落实,同时与值班专家共同与项目互动,整体提升了监理资料管理水平。监理规划、细则、监理通知单、监理联系单等监理资料的上传时间、上传数量、上传质量、上传位置等都有了明确规定,要求项目监理部认真落实。通过公司后台与项目监理部的共同努力,公司的监理资料在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规范性、可追溯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5、CCTV管道内窥机器人技术应用
CCTV 管道内窥机器人技术,是指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安装在机器人上,实现对管道内部进行全程摄像检测的技术。该机器人配备了电机动力,可遥控运行,具有图像清晰、轻便小巧、操作方便等特点。
它可以自行测量管道长度,插入文字记录重要信息,并清晰显示管道的内部情况,包括沉积、结构、浮渣、封堵等缺陷。此外,机器人能够将录像资料保存并传输到地面,供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评估,为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使用机器人进行巡检,还可以减少工人下井的危险性。技术人员可在安全位置远程操控机器人,并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开展决策判断、勘察验收以及专业疏通和修补工作。
CCTV 管道内窥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管道巡检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管道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BIM云管理平台——建模、应用和平台拓展展示
(一)建模篇
1、公司BIM技术应用典型案例 —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238号改造项目
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 238 号改造项目为既有建筑修缮改造项目,修缮改造建筑面积 22188.97 平方米。建筑高度86.5m,地上23层、地下2层。改造内容办公楼改造、室外环境改造,消防、空调、智能化改造、一
层、二层餐厅及小餐厅、三层会议层精装修等。
济南市市中区政府英雄山路 238 号的改造项目,通过引入一系列前沿技术,实现了从规划到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化展示。这些技术包括无人机航拍建模、BIM 建模、VR 实景拍摄和模型渲染,不仅提高了项目的透明度,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项目伊始,团队利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了全面的航空摄影,捕捉了大量照片和视频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了精确的外部模型和周边地貌情况的数字映射,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这种高效的数据采集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实时更新项目进展,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掌握最新的信息。
在VR技术的应用上,团队利用专业设备在现场进行 360°
无死角拍摄,并将素材导出设置路径,使得项目相关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 VR 设备全方位查看现场情况。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项目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也让未来的使用者提前感受到空间布局和设计效果。
2、公司BIM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枣庄翼云机场
枣庄翼云机场项目括航站楼、航管楼及塔台、综合业务楼,货运区工程、机务场务用房与特种车座工程、消防救援工程等非民航专业工程士建、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31962平方米。
综合楼(包括急救站、机场综合楼、急救站三个单体)、航站楼、航管工程(塔台、航管楼)共计25575件构件其中综合服务楼构件数量共计7663件,航站楼构件数量共计16472件,航管工程1440件,枣庄机场:安装工程总构件数4万5842件,其中照明系统构件数8521件;应急系统构件数1650件;开关插座3522件;桥架/通头1353件;卫生器具582件;管件阀门1222件;给排水管道1568件;通风空调设备4583件;消防喷头5680件;火灾报警系统3257件;消防器具2938件;消防管道4976件;消防管件1689件。
3、公司BIM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C-2地块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C-2地块技术含量高,存在扭矩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尺寸突变、构件间断、抗扭刚度弱等多项结构超限情况,施工难度大。
土建工程总构建件数78700件,其中基础层构建2596件、剪力墙柱梁板构件9553件、楼梯构件302件、砌体构件7314件、门窗构件1492件、钢构件9333件、幕墙6251件、装饰构件41570件;
安装工程总构件数112865件,其中照明系统构件数7969件;应急系统构件数2135件;开关插座3682件;桥架/通头2949件;卫生器具1042件;管件阀门5024件;给排水管道7684件;通风空调设备9852件;消防喷头12615件;火灾报警系统6927件;消防器具2938件;消防管道31204件;消防管件17734件;弱电管网1110件。本项目工程复杂、各种安全材料数量庞杂,安装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较多。在模型的搭设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突出特色。
4、CIM城市信息模型展示——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128号
多年来,在公司董事长陈文的卓越带领下,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公司不仅广泛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升项目管理和工程品质,更前瞻性地布局由BIM向CIM(城市信息模型)的拓展。
这一战略方向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城市多维信息,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充分体现了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的远见与担当。
(二)平台应用篇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是由业主或总控方组织统筹以投资项目的增值为目标,以各种策划为先导,以签约合同为准绳,以管控任务为主线,以费用控制为核心,综合性、一体化、跨阶段多专业,多参与方协同的总控集成化工程管理平台。
1、总控策划功能使用演示
总控策划多方协同使总控方能够对各个阶段各参与方成果交付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有效把控管理。
各参建方可以在同一平台系统提供的管理体系和管控标准下,通过系统获取相关信息资料或信息模型,独立完成相关管理工作,并提交信息交流成果;
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BIM云全询管理平台的总控策划多方协同在工程项目中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强化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生成项目报告,为总控方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对各阶段工程任务进度进行跟踪监控,及时纠偏;
第三:提高沟通效率,实时通信,统一平台,避免信息遗漏;
第四:增强信息共享,集中管理建设工程电子档案,保证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2、三维模型(进度模拟和实际对比)功能使用演示
登陆BIM云管理平台,选择个人所在项目,通过点击平台项目视窗内的进度控制功能,可以查看根据前期建成的BIM模型, 生成计划或实际进度的模拟虚拟动画,也可将计划模型与实际模型进行对比,清晰直观查看项目进度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无人机航拍与进度模型进行比对。
3、变更管理多方协同功能使用演示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变更管理模块:首先,明确变更流程,使流程标准化,所有参建方了解如何提出变更、审批变更以及执行变更;其次,增加实时通信与通知功能,变更管理的参与方能实时接收变更通知,减少延误,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记录文档的变更历史,使工程项目变更具有可追溯性,便于工程项目审计工作;
4、建模发现设计问题展示
通过BIM模型搭建,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反馈和沟通,预测和规避潜在的冲突和问题,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
5、碰撞检查与分析功能使用演示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碰撞检查和分析报告在线实时查看,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加强了参建方之间的协作,而且通过即时反馈与沟通,确保了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6、现场一键快发功能使用演示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手机端APP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实时一键快发上传;主要特点有:
即时性——快速反馈:现场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可以立即上传,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实时更新;管理层可以实时接收到现场问题的更新,及时了解情况。
便捷性——操作简单,使用便捷,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现场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报告问题。
准确性——现场管理人员可通过一键快发功能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拍照上传,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可追溯性——BIM云全询管理平台对所有一键快发上传问题进行保存,便于后期可追溯;
7、实时视频监控功能使用演示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可以将现场视频监控进行挂接,对施工现场进度、安全管理等进行实时进行监控管理。
8、管理可视化-视点功能使用演示
BIM云全询管理平台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设计变更等方面:可以通过视点功能将问题与BIM三维模型进行挂接;通过BIM三维模型的视点展示,将问题与相对应的三维建筑构件进行直观展示;
9、设计方案优化和装修模拟
在英雄山路238号项目设计阶段,我公司采用BIM模型+AI渲染技术,对设计方案优化和装修模拟。首先、针对该项目停车难问题,我公司提出机械停车方案,采用BIM模型进行优化处理,该方案的优势在于“设备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其次、在项目设计阶段,采用AI渲染技术,直观的展示了该建筑室内的装修效果、空间的划分以及办公家具的摆放,为建设单位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10、平台应用绩效考核评价展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手段。为了贯彻落实公司信息化建设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适应公司业务拓展需求,激励员工工作创新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制定了信息化平台考评与奖罚办法,以推进公司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及建设。
(三)平台拓展篇
1、无人机建模+BIM三维建筑模型技术拓展应用
在卫星地图技术提供的真实数字地理环境中直观展示BIM、GIS和CAD数据。直观、真实地展示项目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方便项目各方了解实际情况;利用卫星地图进行BIM三维建筑模型和GIS三维地理模型的全景展示,帮助决策者和相关方更好地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周边环境;同时卫星地图可以提供实时更新的地理信息,及时获取最新的场地变化和环境信息,调整项目计划和施工方案。
2、BIM+GIS+CAD技术拓展应用
—卫星DE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利用卫星DEM技术进行地理环境淹没模拟,对项目场地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淹没情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同时利用卫星DEM技术数据可以快速进行挖填方量的快速计算生成,优化土方工程,节约成本;
—室外综合管网BIM+GIS+CAD技术的应用
通过BIM+GIS+CAD图纸技术,直观呈现管线的位置、标高、埋深、坡度、做法等信息。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和布置各类管线,避免管线交叉和冲突,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BIM+实时光线追踪渲染+AI增强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
基于BIM、实时光线追踪渲染与AI增强技术搭建的三维模型,可对设计方案和图纸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高质量的可视化效果能够清晰传达设计意图,显著提高方案决策效率。BIM模型的数字模拟可预测和规避潜在冲突与问题,有效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与效率。
通过人工智能AI模型渲染器,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生成的三维模型,可创建出高度真实感的图像或动画,便于开展建筑设计演示、项目评审和客户交流等工作。
借助AI算法,我们能够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同时,利用AI技术可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监控,及时识别与处理施工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性。通过AI数据分析技术,还可对项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潜在风险,优化施工流程,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